諾羅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又稱為膿融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可略寫為"NV"。







 






1. 發現到命名


1968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諾瓦克(Norwalk)發生了流行性腸胃炎,從患者的糞便裡檢出病毒,被稱為諾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


1972年,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其形態呈小型、園狀,被認為是小圓結構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SRSV)的一種。之後,從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患者身上接連發現與諾沃克病毒相似的小圓狀結構病毒,被稱為 "類諾沃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或小圓結構病毒。另外在日本還發現了札幌病毒(Sapporo virus)。


這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小圓結構病毒有2種,即類諾沃克病毒類札幌病毒(Sapporo-like viruses)。2002年8月,在巴黎召開的第12屆國際病毒學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Virology)上,這2種病毒按發現地點分別被正式命名為"諾如病毒"(Norovirus)和"札幌病毒"(Sapovirus)。


諾如病毒又按遺傳基因分為小組Ⅰ和小組Ⅱ。小組Ⅰ(genogroupⅠ)裡有諾如病毒、南安普頓病毒(Southampton virus)、沙漠風暴病毒(Desert Shield virus);小組Ⅱ(genogroupⅡ)裡有雪山病毒(Snow Mountain virus)、夏威夷病毒(Hawaii virus)、多倫多病毒(Toronto virus)。


中文命名方面,大陸和香港均將之譯為「諾如病毒」。大陸舊譯「諾羅病毒」,後改為「諾如病毒」;香港舊譯「諾沃克病毒」,2009年起官方更改譯名為「諾如病毒」。


2. 主要症狀


一般症狀主要有嘔吐腹瀉、腹痛、低燒等。症狀一般維持12至60小時後自行消退,但病毒的排泄會延續2星期左右。如腹瀉厲害,容易發生脫水休克等症狀。


3. 潛伏期


潛伏期通常為24至48小時。


4. 傳播途徑


諾如病毒的感染全年均可發生,尤以冬季較多。


傳播途徑主要有感染性食物中毒和傳染性胃腸炎。生食海貝類及牡蠣等水生動物是該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也會從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或者乾燥之後通過塵埃感染。


5. 醫治方法


此病沒有特別方法醫治,患者需注意保暖並大量飲水。


6. 爆發案例


  2010年12月廣州從化發生一起水污染引起的諾如病毒感染事件,共有429人發病,無人死亡。廣東省疾控專家昨天提醒,諾如病毒感染可導致腹瀉、嘔吐,呼籲市民不要吃生食。廣東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長何劍峰表示,從化諾如病毒感染事件屬一般級別事件,調查後最終確認是水污染引起的諾如病毒感染事件。諾如病毒又稱諾瓦克病毒,是一種高致病、傳染性極強的腸胃病毒,能導致急性胃腸炎,一旦有人感染,通常會發展為群體性的大規模傳染。「以前國內對諾如病毒感染研究較少,近年來,國內已報告多起諾如病毒感染事件。」何劍峰表示,該病潛伏期很短,起病很急,一般在10多個小時或者幾天內發病。其中,兒童患者多表現為嘔吐,成人患者多表現為腹瀉。這種病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在冬季多隱藏在貝類海鮮等食物中,並可通過患者的排泄物和嘔吐物污染環境,進行傳播。何劍峰表示,諾如病毒大多引起輕症,很少引發重症或者死亡病例,可控可防可治。他表示,如果家中有諾如病毒感染病人,家人在處理其嘔吐物時也要戴上口罩。預防病從口入,要勤洗手,別吃生食尤其是生的海產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蕃茄媽 的頭像
    蕃茄媽

    鳥松-蕃茄媽的部落格

    蕃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