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滿足「為什麼寶寶」

育兒生活 4月號 NO.251


採訪撰文/陳姵樺
內容諮詢/弘光科技大學附設托兒所所長 康素杏
填充玩具/Steiff提供
演出/baby:韓蕾
攝影/陳俊谷


洪蘭教授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好奇心是創造力的根源,孩童時期是培養好奇心的階段,孩子亂抓、亂試都是好的,對未來創造力的發展都有幫助。其實寶寶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對許多事物充滿了好奇,尤其到了2、3歲,腦力與語言能力的發展,更讓孩子進入了瘋狂愛問“為什麼”的年紀。家長該怎麼滿足各階段的好奇寶寶,進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與培養孩子的興趣呢?我們來聽專家怎麼說。


保護&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各個階段孩子的好奇心表現
寶寶天生就很好奇,只是表現好奇的方式在各年齡層有不同的呈現。弘光科技大學附設托兒所所長康素杏表示,出生至1歲多的寶寶,是用他的感官來探索這個新世界,仔細觀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發現他拿到一樣新東西,會先咬一咬、舔一舔、聞一聞、看一看、摸一摸,用身體感官來表現他的好奇心;他也會以重複的動作來試驗一樣新東西,例如將玩具丟到地上,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或發出什麼聲音,這就是他的探索方式。
到了2歲,這種感官式的表現依然會持續,不過因為已經學習到一些詞彙,會開始出現「為什麼」這個問句,只是當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問「為什麼」時,並不一定是想知道明確的答案,有時只是想說這個詞看看家長的反應。真正會明確的問「為什麼」並想知道答案的階段是從3、4歲左右出現,所以除了喜歡問,也喜歡自己動手操作來滿足好奇心。到了4、5歲,會開始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較深入的研究,一樣也會想動手操作,看看能否有新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知道的詞彙已經較多,口語表達能力也已具備,且可以針對聽到的敘述做比較、分析和推論。
滿足各階段的為什麼寶寶
好奇心是人類創造力的原動力,滿足寶寶的好奇心是重要的,康素杏提供幾個方法給家長參考。
提供安全且沒有太多限制的探索環境
安全的環境是讓孩子可以不受限制探索的先決條件,在這個環境中所有的物品、玩具,孩子都可以盡情的拿到嘴中咬咬舔舔(當然要避免過小會讓孩子吞下的物品),也可到處觸摸不同材質的東西。尤其當孩子開始會爬之後,一個範圍較大的安全探索環境是必要的,除了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多爬多觸摸多感覺還可刺激前庭系統,增進其感覺統合能力。除了在家探索,多元的生活經驗也是誘發好奇心的方式,可多帶孩子出門散步,看看外面世界的花草樹木、昆蟲動物,看看街上的建築、人群,邊散步邊和孩子介紹周圍的環境,藉由這些感官和語言的互動,可以給孩子豐富的刺激。
給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
有的家長保護孩子過度,會為了安全的理由不讓孩子做某些行為,間接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像是有的孩子拿到曬衣夾想玩,有的家長怕孩子夾傷,立即將夾子取走,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家長在旁看著孩子玩夾子,讓他去感受夾子開闔的趣味,輕微的夾到家長不需過於緊張,只要確定安全就讓孩子玩,當他被夾子夾到,才會明瞭原來這就是夾到的感覺。有些孩子喜歡爬到高處探索,有的家長怕危險,孩子才剛爬就被制止,正確的方式應讓孩子繼續爬,家長在旁看顧,只需確定若孩子不小心跌落,家長可立即接住,就可讓孩子探索,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孩子有嘗試錯誤的機會,才不會限制了他的好奇心。
不要怕髒,玩沙吧!
乾的沙有一種特別刺刺的觸感,碰到水又會變成另一種黏黏的觸感,可型塑成不同的形狀,對2歲以上的孩子是很棒的玩樂場所,也是個可滿足探索心的東西,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怕孩子弄髒身體或衣服就不讓孩子玩沙,玩過沙後只要立刻將手洗乾淨,或家長帶套替換的衣服幫孩子換上,就不怕髒了。
幚孩子聚焦問題
2歲的孩子喜歡問問題,但問出的問題通常含糊不清,這時家長可幫孩子聚焦問題,針對孩子問的含糊問題舉出幾個明確的問句,請孩子選他想問的問題,再針對問題回答,但這個階段的孩子尚無法消化過多過深的資訊,所以家長只需簡短回答就好,不需長篇大論。
讓孩子思考
面對3歲孩子問的問題家長就可以回答得詳細一點。等到孩子4、5歲時,家長除了聽孩子的問題,也可反問孩子為什麼想問這個問題,讓孩子有思考的空間,也可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不過此階段的孩子可能會問出家長無法立即回答的問題,這時可利用書籍或網路,陪孩子一起找出答案。
別抹煞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會被抹煞的,家長有些不正確的作法或言語,的確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以下列出一些例子,家長應儘量避免。
NG!長期關在小嬰兒床中
將寶寶長時間放在嬰兒床中,寶寶能探索的範圍只有小小的2公尺,不但刺激不足,也無法誘發其好奇心。此外,長時間都待在家中,甚少接觸外面的世界,也同樣無法有正面的效果。
NG!過度保護
怕孩子受傷怕孩子弄髒,限制孩子不可以爬高不可以玩沙,久了孩子會放棄探索的心。康所長指出,有些剛上學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沒好奇心、沒有動力,不想動手摸摸看、害怕接觸新事物,探究原因,這都是嬰幼兒階段家長保護過度、限制過多,澆滅原有的好奇心。
NG!認為好奇心等同破壞行為
有些家長會將好奇心與破壞行為畫上等號,認為孩子將新買的玩具拆解或將東西自高處丟下屬於破壞行為。事實上在3歲之前孩子對物品的價格、什麼是危險行為並未有明確的觀念,家長提供給孩子的物品應該都是可任由孩子自由探索的,可隨他拆解、敲打,只要確定孩子安全無虞。但須注意,若4、5歲孩子自高樓丟下物品或會去碰觸熱湯鍋等危險物品,這就已經不是好奇心了,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可判斷什麼是好奇心什麼是危險,出現上述的動作,就表示孩子的行為沒有規範,就需立即教導。
NG!以性別來區別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對於性別還沒有明確的界定,但大人的刻版印象會加諸在孩子身上,像是男生玩芭比娃娃多數會被制止,女生想玩戰鬥機器人也可能要她換玩別的,家長對性別的刻版觀念可是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興趣。以現在知名的設計師吳季剛為例,他從小就愛玩芭比娃娃,但他的父母並未制止他從小就展露出的興趣,也因此才造就了今天的名設計師。
NG!過度介入
當孩子拼圖一直找不到正確的圖形,有些家長就會心急的將正確的圖塊拿給孩子,或孩子在組合戰鬥陀螺,老是組不好,家長馬上下手幫忙。上述的現象就是家長過度介入的實例,讓孩子少了自己探究、自己完成的樂趣與成就感。
NG!虛應不真實或是拒絕、沒耐心
有些家長因為過於忙碌,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常將「好好好,等一下再告訴你」這句虛應的話掛在嘴邊,事實上是從不認真回應孩子的問題;或是馬上就對孩子說「你很煩」並拒絕回答問題。孩子得到太多虛應的回應或是拒絕,不但自尊心會受傷,也漸漸不再問問題了。
NG!不用每次都馬上停下手邊工作回答問題
孩子喜歡問問題很好,但也要學習尊重他人,所以家長不需要每次孩子一問問題,就馬上停下手邊的工作立即回應,像是媽媽煮菜煮到ㄧ半,可以請孩子等她煮完菜再回答他。
NG!不知道卻硬要回答問題
不知道卻硬要回答問題是許多家長會犯的毛病,雖說孩子年紀小,也會問出大人無法立即回答的問題,碰到這種狀況不要勉強回答自己沒有把握的問題,以免給孩子錯誤的資訊。家長可以說自己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鼓勵孩子一起查書或查網路找出正確的答案,這樣家長與孩子可一起成長。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人類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好好被呵護,長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的家長,其言行舉止對孩子影響甚巨,有很多孩子在3、4歲時很喜歡問為什麼,但到了更大些就不問了,有可能是家長的某些行為或言語間接抹滅的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問問題的意願,康素杏所長建議家長可以這麼說這麼做:
Do it!少說不要,多說試試看
「不要」是負向的詞語,對孩子向前探索是具有阻礙性的話,家長應多說「試試看」,可活化孩子的好奇心。像是孩子想要比較看看生蛋與熟蛋滾起來有何不同,家長不要怕麻煩,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就讓他盡情的實驗。
Do it!陪伴、關懷、正向回應
孩子需要家長溫暖的陪伴與互動,擁有愛的孩子向外探索的意願會比較強。當孩子問問題時,也需要許多正向的回應,澆灌他萌芽中的好奇心。
Do it!引導式的問話
2歲左右的孩子家長可幫孩子聚焦問題,3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利用問句引導孩子想多一點,例如以下的問句:如果這麼做會有什麼影響?你發現了什麼?可以想出不一樣的方法嗎?這兩樣東西差別在哪裡、相同又在哪裡?這種問話方式,可讓孩子自己再次思考、分析、統整。
Do it!每天和孩子交換自己的發現
4、5歲的孩子生活經驗豐富了,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每天要互相交換一個發現,一方面家長可以保持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可激起孩子多仔細觀察事物的心態,這是讓好奇之芽繼續成長茁壯的動力。新發現不需要過於學術或是太深奧,只要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即可,例如,媽媽今天發現某條街口的櫻花樹開花了,孩子的回應可能是今天在學校發現了幾隻紅椿象。
孩子的興趣在哪裡?
許多心急的家長會想早早找出孩子的興趣,進而好好培養,事實上學齡前的孩子興趣的趨向是尚未明顯的,康素杏所長說。她表示學齡前的孩子探索比試驗更重要。探索的意思是如果孩子對某項樂器產生興趣,孩子可能是受同儕的影響,也可能是看了什麼繪本所引發,可能是一時興起,可能並不了解自己是否真正喜愛,所以並不需要立即帶孩子去學這樣樂器(立即帶孩子去學某項才藝就是上述的試驗),可以先讓孩子聽聽這項樂器的CD,去樂器行看看這項樂器,或是去聽現場的演奏,接觸一陣子之後,若孩子還是強烈要求想要學,可先跟孩子分析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問孩子為什麼想學,並先告知若要學就必需有耐心,不可只學幾堂就打退堂鼓。
建議家長讓學齡前的孩子多接觸各種不同的事物,培養他多方面的興趣,但並不急著非學什麼不可,有些家長會不斷的帶孩子去上各種不同的才藝課,希望藉此快快找出孩子的興趣,但往往每種課都只上幾堂孩子就不想上了,探究原因,有的課程是家長想要孩子上但孩子並沒有興趣,反而讓孩子產生挫折感,有的則是孩子只是一時興起,並未有濃厚的學習意願,冒然就去上課,反而讓孩子產生排斥感而無法持續。家長必須了解,培養比訓練更有效。
康素杏
現職:弘光科技大學附設托兒所所長
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兼任講師
學歷: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
經歷:幼兒園保育員
幼兒園教學組長、教學主任
幼兒園專任所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蕃茄媽 的頭像
    蕃茄媽

    鳥松-蕃茄媽的部落格

    蕃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