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發的鼻涕、鼻塞症狀,主要是濾過性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不同於病毒侵擾,當鼻腔吸入過敏原,會使鼻黏膜分泌物增加,出現「鼻涕」。無論是病毒或過敏原,使鼻腔周邊微血管出現腫脹,就成了「鼻塞」。


症狀噴嚏連連 有黑眼圈


雖然細菌、病毒感染,以及過敏原刺激等,都會導致鼻涕、鼻塞,但感染症引起症狀,只要一至兩周就會痊癒;過敏引起的鼻炎,卻會因溫度或濕度變化、塵飄散,或聞到菸味等特殊氣味,噴嚏連連,或反覆出現鼻塞、鼻癢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曹正婷提到,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典型症狀,不外乎鼻涕、鼻塞、打噴嚏等。臨床上,常可聽到患者主訴,鼻涕擤到頭暈、精神難集中,鼻子發癢,揉到鼻梁有橫紋,她說,「還有長期鼻塞、鼻涕,造成鼻腔壓力大,眼部靜脈回流受阻,出現黑眼圈」。


對策清潔殺菌 遠離塵


「台灣氣候潮濕,塵是最大的過敏原!」曹正婷提醒過敏性鼻炎患者,除了每一至兩周定期清潔寢具外,最好能用55°C以上的熱水洗淨烘乾,達到殺菌效果。為避免免疫細胞受溫度、特殊氣味影響而誘發,外出最好戴口罩,少吃冰涼食物,以免上呼吸道分泌物變多。



 

 

異位性皮膚炎 怎麼治療?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過敏 遺傳、環境是關鍵


國泰醫院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曹正婷指出,細菌入侵人體,體內會產生對抗它的物質,就是「抗體」。擊退細菌後,通常會有部分抗體留在體內,待下次抗原入侵,就會產生阻擋效果;但若免疫系統把對人體無害的抗原,誤認為有害物質,就會產生令人不舒服的「過敏性疾病」。


「遺傳、環境是致敏關鍵!」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皮膚科主任張少平指出,不是每個有家族過敏史的患者都會有過敏性疾病,除了內在遺傳因素,外在溫溼度變化、飲食、心理狀態等,都可能讓過敏發作。


異位性皮膚炎


「外在皮膚角質不健康,內在免疫細胞又過度反應,過敏皮膚就像是『海砂屋』!」張少平表示,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遺傳性過敏體質」是最主要的患病關鍵。


症狀反覆發作 搔抓破皮


他進一步解釋,帶此體質者,若再受外在飲食(如:牛奶、雞蛋、海鮮等)、氣溫、溼度,或塵、動物毛等刺激,皮膚會出現搔癢、丘疹、乾癬等症狀。若因搔抓導致皮膚破皮,組織液流出,皮膚易遭細菌感染。


臨床診斷,除了看患者臉部、皮膚皺摺處等「典型部位」,溼疹或紅腫發炎是否「反覆發作」,「詢問有無家族過敏病史,也可釐清病情」,張少平說。

對策適度清潔 保持恆溫


張少平並提到,一般皮膚濕疹,只要透過適當藥物治療,多半能完全根治;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卻要面對反覆發癢、發炎。除了接受醫師指示服藥,平時應避免過度清潔、不用含香料的保養品;氣溫忽高忽低的現在,應採「洋蔥式穿衣」法保持體溫恆定,才不會誘發過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蕃茄媽 的頭像
    蕃茄媽

    鳥松-蕃茄媽的部落格

    蕃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