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嬰幼兒的皮膚在構造和功能上還未發育完全,所以比大人的皮膚來得脆弱和敏感。一般而言嬰幼兒的皮膚病大多是物理因素、感染或過敏所引起。而在這炎炎的夏日裡,家裡的小寶貝會較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它的治療及保養方法又該注意什麼呢?且讓我們一一看來!


 


尿布疹 主要是由於尿液或糞便長期接觸所造成的刺激性皮膚炎,局部皮膚反應包括廣泛性紅斑、皮表面粗糙、甚至出現水皰或膿皰等。有時甚至於會合併鏈球菌或念珠菌的感染。在處理上必須注意下列幾點:
1.時常更換尿布,並以濕紙巾或清水拭掉殘留的尿液、糞便。
2.以溫和的護膚乳液保護屁屁,並以含氧化鋅﹝ZnO﹞軟膏保持乾爽。
3.避免使用爽身粉、中藥粉擦拭屁屁,因為其細小顆粒在接觸尿液及糞便時會形成塊狀物質刺激皮膚。


 


但若已形成紅屁股時,則須進一步鑑別是濕疹性皮膚炎或是念珠菌感染的尿布疹。一般而言,念珠菌感染通常會在整面紅屁股周圍出現衛星樣小紅疹,分散在兩側腹股溝或屁股。治療上則要用抗念珠菌藥膏。至於預防之道乃在適時地更換並使用吸水力佳、透氣性良好的尿片,大小便後洗淨局部皮膚,經常保持屁屁乾爽。


 


痱子 學名為「汗疹」,乃因汗腺阻塞所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嬰幼兒因為汗腺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往往會排汗不良,因此特別容易引起汗疹。我們可在皮膚表面看到露滴狀的水皰或小紅疹,甚至有膿皰。只要穿著寬鬆或易吸汗的衣服,室內保持通風涼爽,避免劇烈活動,多吹吹冷氣,經過三至五天,多會明顯緩解;也可以多沖涼,少吃太鹹的食品,因鹽分高易引起汗疹。


 


汗腺炎 在汗疹反覆發生後,因患部的搔抓,導致皮表層的細菌性感染,進而引起汗管、汗腺腺體及周圍組織的化膿性發炎。臨床上常見於頭髮覆蓋處的皮膚、額頭或鼻子附近,出現大小不一的化膿性紅疹及硬結,隨後變為膿瘍。治療上需要給予全身性抗生素,有時在膿瘍階段,也要配合切開排膿。預防之道與汗疹雷同,要保持患部乾爽。


 


膿痂疹 為一種以葡萄球菌或β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為主的化膿性皮膚病。臨床上可見到水皰及臘黃色的結痂,位於額頭、臉(特別是鼻孔附近)或四肢為主。治療上需用全身性抗生素約一週,配合局部傷口的治療,保持患部清潔。家中一旦有幼童感染,因極具傳染性(包括自我傳染與傳染給別人),最好能與其他健康個體隔離,也儘量不要去碰水。


 


丘疹性蕁麻疹 俗稱「紅豆冰」。患部多在下肢外露處,呈現境界明顯的丘疹,常因奇癢難耐而加以搔抓,於數日後結痂脫落留下色素沈澱。致病原因主要還是因昆蟲叮咬引發的過敏反應,也常與小病童本身體質敏感有關。治療上以止癢為主,對於抓破皮處,可以用一些含抗生素的軟膏,平日居家可使用蚊帳,儘量少接觸寵物,特別是少在雨後到花草樹木多的地方活動。


 


總括而言,夏日的嬰幼兒的皮膚照顧方法其實很簡單:


 


1.適當的清潔:


 


嬰幼兒的皮膚很脆弱,千萬不能用太刺激的清潔用品來對待它,尤其是鹽、茶葉或消毒藥水。一般常見的嬰兒香皂、沐浴乳及泡泡浴露,都是不錯的選擇。


 


2.適當的溫、濕度環境:


 


嬰幼兒本身的排汗及熱調節能力不佳,再加上旺盛的新陳代謝作用產生大量的熱與汗,平時的衣物以輕薄、吸汗為主。


 


3.如果皮膚已出現問題,最好儘早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協助,千萬不要隨便亂用成藥,更不可迷信及亂用偏方,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



本文作者【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蔡長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蕃茄媽 的頭像
    蕃茄媽

    鳥松-蕃茄媽的部落格

    蕃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