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產兒常見5問題 & 居家照護4原則
媽咪寶貝 3月號 NO.153
Don’t Worry
常見早產兒5大問題
所謂的早產兒是指懷孕未滿37週以前就生下來的嬰兒,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徐宗正指出,早產兒大約都是「低出生體重」(體重落在2500克以下;
1500克以下為「非常低出生體重」;而1000克以下則為「極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一般來說體重愈低代表其身體、肺部、心臟血管、眼睛等等器官的成熟度愈低,需要的醫療照護愈多,通常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需要住在保溫箱內讓體溫維持穩定,等寶寶體重足夠,自身可以適應外在環境的溫度後,就可移出保溫箱做後續的檢查、照顧,現在就列出一些早產兒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1.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
早產兒因為肺部尚未發展成熟,因此要用不成熟的肺來呼吸,當肺泡無法維持擴張的狀態就容易塌陷,造成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
2.早產兒呼吸暫停
早產兒因為腦部的發育還未成熟,導致早產兒會發生呼吸暫停的現象,常常需要外在的剌激才會回復自發性的呼吸。
3.體溫不穩定
早產兒的皮膚構造尚未成熟,因此容易從皮膚喪失過多的水份及體溫,常容易出現體溫偏低的現象,許多早產兒住保溫箱便是要維持其體溫的穩定度。
4.胃腸道不成熟
以800克以下的早產兒為例,他的胃腸道還沒發展成熟,這時也無法正常的吸吮、吞嚥,所以無法自行進食。這個階段要靠營養針、鼻胃管餵食等方式進食,這時也會給寶寶1~2c.c.少量的母乳,主要是讓母乳刺激早產兒的胃腸道,讓胃腸道能快點成熟,此外母乳中所含的抗體成分也能讓早產兒多一點抵抗力。
5.腦部及眼睛的問題
早產兒常會發生血壓不穩及血氧偏低的狀況,需要給予高濃度的氧氣、藥物等,這對正在成長中的腦部及視網膜都有可能引發傷害,嚴重的狀況會造成腦室內出血、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問題。醫院會針對問題提供早產兒的視網膜檢查、追蹤與治療。
早產兒的出院準備
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回家呢?不同的醫院會有不同的規定,以光田醫院為例,當早產兒體重達2200克,沒有疾病、感染,可自行進食、呼吸不會暫停等條件符合就可以出院。國外有的醫院甚至認為體重達1700克,沒有特別的問題就可以出院回家。
早產兒在出院前醫院會做一些必要的檢查,像是腦部超音波檢查,可以探測腦部是否有嚴重出血或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體重低於1500克的早產兒可在出生四到六週做視網膜檢查,出院前全面接受聽力篩檢,另外,如果體重已經超過二千克就可以接種第一劑的B型肝炎疫苗。
但是有些家長因為照顧信心不足,常以各種理由拖延早產兒出院的時間,其實只要把握幾個基本原則,做好心理調適,早產兒就可準備回家。
早產兒可以出院的原則如下
1.體重足夠(每家醫院規定不同)。
2.不需要保溫箱可以維持穩定的體溫。
3.不需使用靜脈注射,可以自行由嘴巴吸吮進食。但是有非常少數的情況,例如寶寶有慢性肺部疾病或是無法吸吮,才會帶著鼻胃管回家。
4.沒有嚴重的內外科疾病、感染。
5.在一週內沒有明顯的呼吸暫停或心跳變緩。但還是有少數情況必須帶著呼吸心跳監視器回家。
5原則 迎接早產兒居家準備
早產兒和其他的足月兒一樣,需要在溫暖的親人陪伴下安心的成長,所以會鼓勵家長儘早將嬰兒帶回家。徐宗正醫師表示,在醫院最常見的是家長的照顧信心不足而一再拖延早產兒出院回家的時程,像是怕嬌小的寶寶受傷不知道該怎麼抱;也沒有信心幫寶寶洗澡;並覺得餵食會有問題等。
其實院方為了能讓早產兒順利出院,準備工作很早就開始進行了,當早產兒體重快要接近可以出院標準的前兩三週左右,院方就會提醒家長,並希望家長可以到院停留長一點的時間以學習嬰兒的照顧,像是嬰兒抱法、洗澡、餵食方式等,先由護士做示範再讓家長試著做,有專業人士在身旁指導可以增加家長的照顧信心,多做幾次熟練後家長就比較有信心帶著早產兒回家。而且這些密集的親子接觸都可以增進親子間的關係,促進父母對嬰兒的了解,回家後比較能夠從寶寶的表情明瞭寶寶的需求是什麼。以下提供幾點準備工作供家長參考:
1.主要照顧者必須提前到院進行準備工作、熟練照顧早產兒的技術,例如沐浴技巧、臍帶護理、包尿布方法等;多與寶寶接觸可以訓練自己對嬰兒的觀察能力、了解嬰兒發展的能力,最後可以正確且可獨立操作,建立照顧信心。
2.多與早產兒親密接觸,例如袋鼠式護理,經由家長溫柔的撫摸、擁抱對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有正面的影響,且能增進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
3.母乳是早產兒最佳的營養來源,因此媽咪要學會母乳收集的知識與技能,以及母乳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儲存、回溫。早產兒尚未能自行進食前,護理人員會以口胃管餵食給寶寶喝,之後寶寶可自行進食,媽咪就需學會餵奶技巧,像是怎麼注意寶寶的吞嚥動作、喝完奶怎麼幫寶寶排氣等。
4.幫寶寶做紀錄,這樣有助於紀錄寶寶的生長情況,若發現問題也可提供醫師比較詳盡的資料做診斷、追蹤。
5.居家環境可以預先布置成與醫院相仿的燈光、溫度,讓早產兒比較容易適應;此外,清潔、安靜、適當濕度的環境也是必須的。
早產兒的居家照護的需求與足月嬰兒是一樣的。
4原則 了解早產兒居家照護
其實早產兒的居家照護的需求與足月嬰兒是一樣的,像是吃奶有時吃得多有時卻少、哭鬧不停、脹氣、鼻塞等,所有新手父母會有的問題早產兒的家長都碰得到,而令家長更擔憂的原因在於孩子是早產兒。
針對許多早產兒家長的需求,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供了早產兒居家照護手冊可以在網路上下載,此手冊詳細列舉早產兒的一般性照顧,例如:餵食、體溫調節、沐浴、排泄、預防接種、預防感染、睡眠、感官刺激等,也有早產兒特殊問題照護,像是呼吸問題的觀察與處理、腸胃道問題、餵藥方法、何時應該帶嬰兒返診、兒童發展簡易篩檢表等。以下列出家長最常遇到的居家照護問題及解決方法:
1.寶寶常哭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哭泣是還不會說話嬰兒的語言,也是他們傳達某種訊息的方式,嬰兒常哭的原因以生理上的需求為多,像是尿布濕了、肚子餓了、太冷或太熱,都會用哭來提醒照顧者他的需求。這時家長就要檢查寶寶的尿布、衣服棉被是否過少或過多,看看寶寶是否有想吃奶的樣子,通常排除上述的原因後寶寶就不會哭了。
除了生理上的原因,有的寶寶天生氣質傾向負向的本質,這種寶寶會較常用哭泣來表示他的情緒,面對這類型孩子的家長需要多一點的耐心,因為這類寶寶對安撫及安全感的需求很高,當孩子哭泣時可以將他抱起來拍一拍或是輕輕的搖一搖,或是面對寶寶的臉,用溫和的眼神看著孩子,並用溫和的語調和他說話。
此外,也不能忽略病理的狀況,同樣也會造成寶寶哭泣,而且哭泣的情況會比較嚴重、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如果寶寶一喝奶就哭有可能是鵝口瘡的問題,鵝口瘡通常症狀輕微不需要特別處理,過一陣子就會自行消失,但若寶寶因此哭鬧不安影響食慾,就要帶寶寶就診。三個月大以前的嬰兒如果在晚上出現間歇性的啼哭,有可能是腸絞痛的問題,這是腸子脹氣所引發的,家長可在嬰兒腹部局部按摩或餵奶後將寶寶抱直拍氣讓其打嗝,可改善此症狀,通常嬰兒長大到三個月後此症就會自然消失。
2.溢奶、嗆奶
這是嬰兒期常見的現象,早產兒更是常見。可能的原因是早產兒先天吸吮能力不佳、吞嚥不順或是食道賁門括約肌不成熟導致胃食道逆流,也有可能是喝奶的姿勢不佳(例如讓寶寶躺著喝奶),直接哺乳當奶水流速一下子太快,嬰兒來不及吞。寶寶嗆奶時首先要停止餵食,並將寶寶頭側一邊讓奶水流出,並以乾淨手巾擦拭或使用吸球,將口鼻內的奶水清除乾淨,之後輕拍背部至呼吸平順,等到膚色紅潤即可繼續餵奶。
至於預防嗆奶的方法,可以事先擠出一些奶水,讓嬰兒吸吮時奶水流速不會太快,媽咪也可以斜躺著哺乳,使奶水的流速因為重力的關係而減緩。若以奶瓶哺餵,可將奶瓶倒放,奶水滴下的速度為每秒兩滴,若奶水呈一直線就表示奶洞太大,容易嗆奶。切記勿平躺餵奶,寶寶上半身成45度為較佳的姿勢,餵完奶後,將嬰兒直立抱著五至十分鐘。
3.預防感染
早產兒於出生時,因為免疫力較足月嬰兒低,因此,早產兒在週歲內,較足月兒容易感染疾病,所以預防感染很重要,預防的方法包括:接觸寶寶之前,雙手一定要洗乾淨;六個月大以前寶寶使用的奶嘴、奶瓶應煮沸消毒;避免帶寶寶出入公共場所;限制訪客;保持寶寶臀部的乾淨,更換尿布需擦臀部時,應由前面的尿道口向後面的肛門口擦拭,避免前後來回重複擦拭而將肛門的細菌帶入泌尿道;感冒患者,勿與寶寶親近接觸,必要時帶口罩,且應加強洗手。
4.預防接種與檢查
早產兒的抵抗力比足月兒差,因此更須按時注射疫苗,以避免感染嚴重的疾病。除第一劑的B型肝炎疫苗必須等到寶寶體重達2200公克才注射,卡介苗必須等到體重大於2500公克才可注射外,其餘預防接種和同時出生的足月兒一樣,請依照醫師指示定期接種,並記錄在健康手冊上。
除了視網膜病變外,早產兒也比較容易出現弱視、遠視、近視、斜視,建議在四至六週接受眼科篩檢,即使是正常的早產兒,可於一歲大時再做一次檢查。一般建議有高危險因素的早產兒,應於預產期左右或是矯正年齡(也就是必須扣掉早產的週數)三到四個月時,接受第一次聽力篩檢檢查;如果發展正常,可在學齡時再做一次檢查,但如果在學齡前發覺寶寶的語言發展較緩慢時,也應再做一次完整之聽力檢查。
早產兒也比較容易出現弱視、遠視、近視、斜視。
早產兒的資源協助
大部分早產兒於體重達2000公克生理狀況已趨於穩定,不需醫院的治療可由父母自行照顧。通常醫院會在出院前給予家長一些注意事項列表、預防針的施打時間表以及必須後續追蹤的項目,家長照著計劃表照顧早產兒即可,若有問題也可立即撥電話諮詢護理人員、醫師。
但若早產兒屬於高危險群,出院前醫院會與家長召開醫護社工及家屬個案聯合討論會,幫助父母了解早產兒目前狀況、治療計畫、預後情形及居家照護前之準備;也會轉介專業單位給予協助,像是早產兒基金會、個案管理師追蹤個案出院後其是否病情穩定、正確用藥、居家照顧是否有困難、活動情形如何及返院狀況。有的醫院設有新生兒特別門診,新生兒的全身檢查、心智評估、神經功能追蹤、聽力測驗、眼科追蹤避免合併症產生都可在特別門診完成。
完整內容請翻閱《媽咪寶貝》102.3月號
徐宗正
學歷: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心臟科研究醫師
光田綜合醫院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小兒心臟專科醫師
現職: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